這一幅,就是詩仙堂最經典的畫面,這次我不再只是看著照片,而是自己也坐在其中,用五官去感受、用相機去捕捉詩仙堂的秋天~

  
  

  離開銀閣寺前商店街時約是下午兩點半,雖然詩仙堂離銀閣寺並不算太遠,但若加計走路和等車、坐車的時間,要再逛兩個景點時間還蠻緊迫的,抱著有看到就算賺到、沒看到也有省到(門票錢)的想法,我這次一定要親眼看看詩仙堂和曼殊院長什麼樣,哪怕是外觀也好!

  

  從銀閣寺前商店街步行到公車站的途中發現這家喫茶店,門口的好奇貓踮著腳站在板凳上朝內張望,不過這隻貓好胖,我一直想看看牠的正面是不是加菲的臉....

  
  

  從銀閣寺到詩仙堂的交通方式是要從市巴士銀閣寺道駅搭乘5号往岩倉操車場前方向巴士、在一乗寺下り松町駅下車,銀閣寺道駅離銀閣寺稍遠,需要過今出川通和白川通的這個大路口~

  

  這裡便是銀閣寺道駅,京巴士也有停靠,不過如果購買的是500円的那種市公車一日券,就不能利用一日券乘坐京巴士。

  

  下車的一乗寺下り松町駅位於白川通上。

  

  一下車就可以明顯感受到這裡完全沒有所謂的觀光人潮。

  

  路上有賣這裡的名產 - 詩仙餅和でっち羊かん(丁稚羊羹)的店家。

  

  不要想衝進去吃碗豆花,這家「豆花」不賣豆花而是賣湯豆腐。

  

  下車後步行約三分鐘可以看到這些雜亂的指標,再走一百公尺就可抵達詩仙堂了。

  

  這間双鳩堂位於詩仙堂入口旁,是明治中期就開業的茶店,也販售這一帶和京都的特產。

  

  詩仙堂的小小入口有「小有洞」之名,相當古樸。

  

  穿過用竹子和茅草構成的門,還要再走過一小段石階才能抵達售票處,這一步步,都讓心更沉靜。

  

  透著涼意的參道。

  

  拝観料金為500円。

  

  穿過「老梅関の門」後,便可見到不大的前庭,不過白砂相伴的小步道禁止通行,要依指示脫鞋進入「嘯月楼」內。

  
  
  

  詩仙堂是因為堂內保存著狩野探幽所繪之中國三十六詩仙像而得名,其正式名稱為「凹凸窠」,乍聽這名字感覺好俏皮,其實是因為建築所位處的地形凹凸不平而命名。

  
  

  珍貴的三十六位詩人畫像和不少詩詞墨寶保存於「詩仙の間」,不過我拍照拍一拍才發現貼著一張攝影禁止的紙條,實在不是很明顯,我想門口的六勿銘應該多題上勿亂拍照才是....

    
  
  

  詩仙堂建於1641年,是石川丈山隱居的地方,石川丈山原是德川家康的家臣,熱愛且精通儒學、漢詩、茶道和庭園設計等,故又有「丈山寺」之正式名稱,現屬曹洞宗之寺院。

  
  
  

  坐在這裡的塌塌米上欣賞眼前的庭園景色是來此遊客必做的事,禁止攝影僅指內部文物部份,庭園還是可以拍照的。

    
  
  

  如畫般的庭園景色四季不同,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五月杜鵑花開和十一月楓紅時,園中修剪成討喜圓狀的就是杜鵑。

  
  

  坐著看是用心去領會體悟其中禪意,不過我們是遊客嘛!總是離美景越近、才能用相機取得好景色回來啊~

  
  
  

  這裡的「添水」設計亦十分有名,這個現在在庭園設計常見的點子,就是石川丈山最先使用於其中,「添水」即將流水引入竹筒中,當竹筒無法承受水的重量時就會翹起去撞擊石頭,水流和撞石的聲音非常奇妙的非但不擾人,反而讓心靈平靜。這讓我想起小公長途開車或走需要提高注意力的路段時,會將幾枚零錢擺放在駕駛座旁的置物區,當車子稍有轉彎傾斜時,零錢就會互相撞擊發出聲響,不過意義和境界完全不同,小公果然不是像石川丈山那樣了不起的人物,他這麼做只是為了防止自己恍神或不小心打瞌睡XD

  
  

  詩仙堂的楓紅景致沒有鋪天蓋地搶眼之姿,但卻有心靈沉靜療癒之效,而且境內並不大,步調慢了、心平靜了、人也清爽了,然後....因為沒想要匆忙趕行程,所以之後前往的曼殊院,因為時間不足也省錢了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yceLee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